中国电器网 - 电器行业门户网站 !

商业资讯: 行业资讯 | 国际动态 | 海外市场 | 家电保养 | 政策法规 | 技术市场 | 选购常识 | 世贸信息 | 经贸信息 | 专家观点

你现在的位置: 首页 > 商业资讯 > 专家观点 > 麦金塔的再进化:没有竞品的闪极Retro 67W充电器
U.biz | 商业搜索

麦金塔的再进化:没有竞品的闪极Retro 67W充电器

信息来源:vooeoo.com   时间: 2023-08-26  浏览次数:5


作者:善生的善生

「带着它出差一周后的真实感受」

近两年其实充电器市场一直不温不火,一是氮化镓大热之后并没有新的技术突破;二是很多厂家,淡化了设计与性能的双重追求,似乎更热衷于做IP溢价。

在充电器发展的历史上,诞生过很多经典的产品。但近两年讨论度最高的,我觉得非闪极Retro系列莫属。

🔽 去年闪极发布了Retro 35W充电器,那个来自1984年的微笑,第一次出现在了充电器上。



🔽 感兴趣的可以看下之前的内容。 

“麦金塔”的再进化

“ 颇有些炫技意味的67W,

进步不只一点 ”

一年过去了,闪极又推出了全新的Retro 67W。

我觉得这可以看作是闪极有些炫技意味的产品,USC-C*3盲插67W、AC+DC双端氮化镓、多口充电不断连、阵列屏幕+功率显示设计

🔽 提前拿到的是礼盒版本,Macintosh的外包装囊括了Retro20W、35W和这次的67W。



🔽 我个人是非常喜欢这个盒子的,也会放在办公室显眼的位置收藏。和Macintosh一样的外壳配色,正面光驱、侧面散热口以及后面的接口都做了出来。



“ 在一个成功的ID上做衍生进化,

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做法。”

🔽 去年发布的35W、此前发布的彩色20W,以及这次全新的67W,一个ID衍生出了三个不同功率版本。未来应该还会发布更多产品,覆盖更全的功率区间。



🔽 67W版本左侧增加了类似Macintosh苹果Logo的彩虹图案,以及换装了全新更高级的屏幕。



🔽 论Macintosh还原度的话,新款67W要更好一些。乍一看,和真的Macintosh差异很小了。



🔽 在第一次听说闪极要做大功率麦金塔的时候,我以为受限于体积和造型会做成单口,没想到闪极直接给了3个USB-C。



🔽 随手拿了几个60W-65W的氮化镓充电器来对比一下,闪极在保持3C的同时,体积已经控制得十分好了。

而且在充电器外观雷同的当下,Retro的辨识度非常之高。



🔽 闪极叫这个屏幕为「点点屏」,绿色的点状是根据60-70年代的绿色代码设计而来。单口使用会显示单口功率,多口使用会显示总功率。



🔽 不接设备只上电的情况下,点状“代码”会以动画形式跑起来。且可以进行细腻的亮度变化控制,让动画显示更逼真。为此闪极还申请了发明专利,估计这次不会那么快被Copy了。

在没有接入设备或者涓流充电下,5分钟后点点屏就会自动熄灭,所以也不用担心光污染的问题。



支持协议及分配模式

“ 3口盲插67W,很顶。”

🔽 首先来看下规格参数。

C1 / C2 / C3:5V/9V/12V/15V 3A、20V/3.35A;

说人话:三个C口支持盲插67W,随便插哪个都可以。

C1+C2 / C1+C3:45W+20W

说人话:C1和其他任意两个接口搭配使用,45W+20W均为PD快充。

C2+C3:15W

说人话:C2和C2一起无法开启快充,共用5V档位的15W功率。

C1+C2+C3:45W+15W

说人话:三口满载,C1保持45W的PD快充,其他两口共用5V 15W。



🔽 实测也确实是这样,三口支持协议与PD档位完全一致。

协议支持:PD3.0、SCP/FCP、AFC、QC3.0/2.0、Apple 2.4A;

POD报文:支持5V/3A、9V/3A、12V/3A、15V/3A、20V/3.35A,以及3A的PPS。



设备实测

🔽 三口分别接入MacBook Pro 16寸,均可以跑满,功率均为67W左右。



🔽 iPad Pro 12.9寸,跑满近36W没有问题。



🔽 iPhone 14 Pro Max,也可以摸到近27W的峰值功率。



🔽 C1 MacBook Pro+C2 iPad Pro,分配模式为45W+20W,两个接口均为PD快充。



🔽 C1+C2+C3,C1保持45W PD快充,C2和C3共享5V 15W。

(这里为了测试C1接入了移动电源,日常三口满载建议把C1接入电脑)



多口不断连

“ 提升体验的功能点,以后的充电器没这个都不想买了。”

先说一下什么是「多口断连」吧,这是之前除苹果35W外,几乎所有多口充电器都有的痛点,属于业界难题。

简单说,就是当你C1插着设备充电,插入第二个设备那C1设备一定会断电重启,之后再重新分配协议继续工作。影响体验不说,关键是这个过程非常容易发生分配Bug,造成协议分配失败无法匹配快充档位。

什么是多口断连?

🔽 放个动图大家就明白了,不关乎品牌,几乎所有多口充电器都这样接入C2的移动电源后,iPad就会断电重启,然后重新分配协议。大家说的Bug,都发生在这个阶段。



🔽 而苹果35W就解决了这个问题,可以看到C2接入后C1并没有断电重启,只是电流清零后从单口32W变为16W+16W的输出模式。



闪极,解决了这个行业痛点

这次Retro 67W搭载了「无感充 1.0」,解决了多口断连的问题。应该是继苹果35W之后第二家量产大规模出货的,还把自身功率提到了67W。

🔽 在C1接入MacBook Pro的情况下,插入C2或C3的iPad Pro。可以看到C1电脑端并未断电重启,也是和苹果一样电流清零后,功率降低至45W,和iPad Pro保持45W+20W的输出模式。



🔽 拔掉C2或C3的iPad Pro,C1的电脑也依然不会断电,功率从45W提升至67W满载。



🔽 如果C1、C2和C3先后接入设备,仅C1口不会出现断连情况。如果是先后接入C2与C3,也会存在断连情况。不过毕竟目前是「无感充 1.0」嘛,做到这个程度我已经觉得很好了,期待以后继续进化。



出差带了一周,我们来说道说道

“ 3C口才是符合当下潮流的设计,闪极很勇 ”

很多厂商在做产品的时候,总要保留一个毫无意义且硕大的USB-A。诚然,A口确实某些设备会用到,但绝大部分设备已经可以用C口解决。即使不支持PD快充,也可以使用C-C线材解决供电。

所以建议厂商们不要觉得砍了C口会被骂而束手束脚,这种落后的接口迟早要被扫进垃圾堆。你敢砍,用户就敢接受。闪极这方面一向走在业界前面,所以这次很勇直接给了3个USB-C。

最近出差跑了一周,我只带了一个闪极的67W。三口的好处,你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充电接口。

🔽 落地到酒店,一边工作一边给手机充电。此时双口使用,工作状态为45W+20W。一般的轻薄本也就65W的功率,即使MacBook Pro 16寸这样的大家伙,虽然有着140W的PD3.1,但65W完全足够使用。毕竟M1/M2的功耗都足够低,应付日常基本都没什么问题。



🔽 自带功率计很方便,扫一眼就知道当前充电器的工况状态了。



🔽 需要给移动电源或者AirPods充电时,我可以三口满载输出。此时虽然C2+C3共享15W,但电脑端依旧维持45W。



🔽 搭配MagSafe Duo,我的差旅常备三件套就都可以同时充电了。



🔽 这里分享一个小Tips,你可以把MagSafe外接电池吸到iPhone,然后给手机充电时电池和iPhone就可以一起充电了。所以闪极这个67W,3个USB-C其实可以满足我四个设备充电的,日常已经相当够用了。

iPhone + Apple Watch + AirPods + 移动电源 + MagSafe外接电池,四个设备,一次满足。



🔽 晚上醒来瞅了一眼,灯光其实并不是很亮,所以不用担心光污染。而且进入涓流后也会自动熄灭,但充电器还是保持工作的。



极限性能测试

“ 很小,但依然很强 ”

🔽 直接上负载,我们来看一下Retro 67W的极限和稳定性怎么样。



🔽 20.2V/3.36A稳定运行,还略超了标定一点点,实测稳定输出68W并没有问题。绿色电压、紫色电流、黄色功率曲线来看,表现非常稳定。即使是超高采样率设备、6万个采样点的20分钟测试,也没有什么异常波动。



🔽 短时记录了一个MacBook Pro 16寸的供电情况,三条曲线表现稳定,也没什么异常波动。



🔽 室温20°C左右的20分钟满载测试,热成像仪看一下发热情况。左侧42.7°C、背部50.7°C、右侧52.7°C。因为本身采用了双氮化镓方案,在AC和DC端均有氮化镓的加入。一来提升输出效率,二来就是可以压一下温度。

考虑到这个体积和67W的功率,目前这个发热情况比我预想的还要低一些。



如何看待闪极全新发布的Retro 67W

“ 似乎,没有什么竞品了 ”

我们先剥离掉产品本身的设计光环,假定它就是个普通外观的67W氮化镓充电器。

三个USB-C,支持盲插67W;

多口插拔不断电重连,不会发生协议分配错误;

AC+DC双端氮化镓方案;

芯片级控温+多重保护;

500天只换不修。

单看这些参数,已然可以在65W充电器阵营里拔尖了。

再加上Macintosh复古外观、自带功率计和动画的阵列屏幕,你觉得不值吗?


“ 毫无竞争力的Retro 67W ”

之所以说它“毫无竞争力”,是我觉得压根已经没直接竞品了。

之前有人说Retro 35W是换个壳玩情怀割韭菜,那如今67W发布后,他们好像可以闭嘴了。

做不做麦金塔造型,参数性能都是业内顶级的,那加上复古外观做到表里如一有什么不对吗?



最后提下不成熟的改进意见吧。

首先是屏幕显示的亮度有些低,希望后续版本可以针对优化一下;

其次是希望能给屏幕加个开关控制,让用户自行根据场景选择;

最后就是ID趋同没什么问题,大到汽车都是这样做的。但也希望闪极可以开发一个另外款式,让这么优秀的内在多一个呈现方式。



End...


    ——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电器网证实,仅供您参考